「香港发展为国际教育枢纽」的政策
《行政长官2023年施政报告》为香港教育更高质量发展明确订下策略方针及目标,锐意建设香港成爲「国际教育枢纽,未来人才摇篮」。为充分发挥「一国两制」下香港专上教育的独特优势,全力推进香港成为国际专上教育枢纽,政府正推展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包括提升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增加「一带一路奖学金」的名额,及逐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名额,并持续推行「香港卓越奖学金计划」,以及教资会向「内地与环球连系及学习体验资助计划」额外注资,资助本地学生在香港以外参与学习体验项目。承接上述政策目标,《2024年施政报告》提出进一步深化相关工作,推动人才培育,打造「留学香港」品牌。
香港得天独厚,具备以下成为区域教育枢纽的优势:

为促进国际化,我们:
- 由2024/25学年起,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非本地学生限额(适用於授课课程)将由(相当於本地学生学额的)百分之二十提升一倍至百分之四十;
- 由2024/25学年起,把「一带一路奖学金」名额由每年100个增至150个;放宽非本地学生的工作和入境限制(例如: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安排);及
- 推行博士研究生奖学金计划,为世界各地优秀的研究生提供每月津贴和交通津贴。
政府推出了多项支援计划,支持自资专上教育界别的多元发展。计划包括分别以象徵式地价或租金批出土地或出租空置政府物业丶免息的开办课程贷款丶质素提升津贴,以及设立为数达35.2亿港元(约4.5亿美元)的自资专上教育基金,向修读自资课程的杰出学生提供奖学金,以及资助值得支持的措施和计划,以提升并确保自资专上教育的质素。
我们将以这些措施为基础,致力吸引优秀的非本地学生来港就学,并欢迎海外院校在香港成立分校。我们将与专上教育院校合作,进一步加强与海外交流和推广,以鼓励更多学生选择来港就学。
在2023/24学年,
- 超过73,700名来自逾100个国家或地区的非本地学生在香港修读专上教育课程;
- 约有5,100名外地交换生进入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的院校交流学习,并有约5,500名本地生前往外地院校交流。
关於政策的详情,请参阅详细的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