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發展為國際教育樞紐」的政策
《行政長官2023年施政報告》為香港教育更高質量發展明確訂下策略方針及目標,銳意建設香港成爲「國際教育樞紐,未來人才搖籃」。為充分發揮「一國兩制」下香港專上教育的獨特優勢,全力推進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政府正推展一系列的具體措施,包括提升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增加「一帶一路獎學金」的名額,及逐步增加「香港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名額,並持續推行「香港卓越獎學金計劃」,以及教資會向「內地與環球連繫及學習體驗資助計劃」額外注資,資助本地學生在香港以外參與學習體驗項目。承接上述政策目標,《2024年施政報告》提出進一步深化相關工作,推動人才培育,打造「留學香港」品牌。
香港得天獨厚,具備以下成為區域教育樞紐的優勢:

為促進國際化,我們:
- 由2024/25學年起,政府資助的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適用於授課課程)將由(相當於本地學生學額的)百分之二十提升一倍至百分之四十;
- 由2024/25學年起,把「一帶一路獎學金」名額由每年100個增至150個;放寬非本地學生的工作和入境限制(例如:非本地畢業生留港/回港安排);及
- 推行博士研究生獎學金計劃,為世界各地優秀的研究生提供每月津貼和交通津貼。
政府推出了多項支援計劃,支持自資專上教育界別的多元發展。計劃包括分別以象徵式地價或租金批出土地或出租空置政府物業、免息的開辦課程貸款、質素提升津貼,以及設立為數達35.2億港元(約4.5億美元)的自資專上教育基金,向修讀自資課程的傑出學生提供獎學金,以及資助值得支持的措施和計劃,以提升並確保自資專上教育的質素。
我們將以這些措施為基礎,致力吸引優秀的非本地學生來港就學,並歡迎海外院校在香港成立分校。我們將與專上教育院校合作,進一步加強與海外交流和推廣,以鼓勵更多學生選擇來港就學。
在2023/24學年,
- 超過73,700名來自逾100個國家或地區的非本地學生在香港修讀專上教育課程;
- 約有5,100名外地交換生進入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院校交流學習,並有約5,500名本地生前往外地院校交流(即約每四名學士學位課程學生中,便有一人有機會在在學期間出外交流)。
關於政策的詳情,請參閱詳細的概覽。